我不記得沉睡了多久;
只知道經歷了很多很多次
春雨,夏蟬,秋葉,冬陽。
日月與風;
花草與四季;
是我最熟悉的風景。
當時光走到2012年的春天
我感覺從東南亞吹來了不一樣的風
那是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的東風
那是中國—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升級的東風
那是中國進一步打開國門、擁抱世界的東風
▲ 海浪廣場
從那時候開始,
轟隆隆的機器聲在我身邊響起,
匆忙的腳步不斷印記在我的身上,
眾多工人的身影為我遮擋了些許熱辣的陽光,
我的世界從寧靜鄉村變成了喧囂工地。
2012年到2015年,
三年打基礎,
中馬大街、友誼大道、錦繡大道……
一條條大道從我身上向四方延伸,
像血管,源源不斷輸送能量;
像線條,描繪壯美畫卷;
像網絡,溝通中國與世界。
▲ 園區高速公路連接段
年年歲歲花相似;
歲歲年年景不同。
從滄海變桑田,
奇跡在我身上發生,
一切都變得那么充滿希望!
2015年到2020年,
五年見成效,
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:
國際科技園,
燕窩加工貿易基地,
電子信息產業園,
智慧物流園,
國際醫療集聚區,
特色扶貧小鎮,
………
從我的身上拔地而起!
泰嘉、凱利、科藝;
由你造、浦晶、匯寶源;
鑫德利、港青油脂……
無數閃亮的名片,
點綴我的星空!
▲ 輕設備生產廠房
從交通路網鋪設,
到產業項目入駐,
再到產業社區、商業體火熱運營,
每一個角落都有我的一部分。
我不再是灘涂和荒山,
也不再是孤寂的小漁村。
▲ 國際科技園效果圖鳥瞰圖
白鷺淺飛,碧海晴空;
車輪穿梭,風潮涌動;
我有一個嶄新而響亮的名字:
中馬兩國投資合作旗艦項目,
中國—東盟合作示范區。
▲ 孔雀灣公園效果圖
金鼓江畔,紅樹林里暗香浮動,
芭蕉墩旁,晚風輕撩誰的心弦,
讓我依稀想起遠方的你。
產業新城有我,
記得來看城,和我。
不一樣的我!